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家父隋炀帝 > 四二八章 巴蜀问题

四二八章 巴蜀问题

四二八章 巴蜀问题 (第2/2页)

何稠道:“回太子,在襄国郡的内丘县与赵郡的房子县之间,窑场有十多处,因当地有大量的粘土、矾土、水玉(石英)等矿土,所以适宜烧制。”
  
  那就是魏征老家那一片了,杨铭点头道:“你是烧制瓷陶的大匠,如今白釉工艺已至极限,你有没有想过怎么添彩?”
  
  白釉瓷,属于素瓷,没有图案没有色彩,但是白釉瓷工艺的成熟,是彩绘瓷的最基本条件。
  
  其实带色彩的瓷器,三国时期的吴国,就烧出来了,属于最早的彩下瓷,但是他这个瓷,是用黑褐色的颜料烧制出来的,色调昏暗简单,图案比较乱,不美观。
  
  所以杨铭希望何稠能烧制出唐三彩这种陶,甚至于青花瓷。
  
  何稠也纳闷,太子怎么对这种东西这么好奇呢?没听说过您喜欢瓷器啊?
  
  只听何稠道:“釉下添彩,工艺臣倒是大概知晓,但是颜料难寻啊。”
  
  不难,唐三彩就是铜、铁、钴,青花瓷的青料,都在江西。
  
  原料好找,就是烧制过程需要无数次的失败,才可能成功一次,于是杨铭大概给他指了一个方向,让他去寻找这些颜料,剩下的,还得看人家何稠自己,毕竟杨铭是完全不懂烧制陶器的。
  
  如果彩绘陶和青花瓷能够问世,这两样东西无疑属于顶级奢侈品,对于整个经济是有提振作用的。
  
  因为历来的经济,最怕的就是钱不流通,而大隋所有世家都有一个毛病,不怎么花钱。
  
  准确点说,应该叫花的钱和他储备的钱,比例严重不匹配。
  
  你有一百万存款,但一个月的开销才两千块,不行,你这样等于阻碍了货币的流通。
  
  而大隋是非常重视陪葬器物的,最顶级的奢饰品,也是最顶级的陪葬品。
  
  后世出土唐三彩最多的地方,就在洛阳的北邙山,为什么?因为那里都是牛逼人物的坟。
  
  而大隋最大的青瓷窑,在江南的会稽郡。
  
  北边的襄国郡,原属邢州,所以历史上称为邢窑,会稽郡原为越州,称为越窑,于是有了南青北白这一说法。
  
  当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陷入瓶颈的时候,只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为题。
  
  一种叫战争,一种叫科技创新。
  
  当下的大隋如果能成功烧制出彩绘瓷,也算是一种科技创新,它会给市场注入一道强劲的动力,以此带动经济发展,避免使用战争解决问题。
  
  所以这种东西必须掌握在国家手里,世家别想沾惹分毫。
  
  于是杨铭直接册封何稠为检校太府寺卿,专门负责收集原料,烧制瓷器。
  
  而这种方式,只能延缓社会矛盾,不能根治,想要根治,还得是收拾世家,但收拾世家,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,这个过程就需要科技创新来提供足够的时间。
  
  所以杨铭又盯上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,不过这两项得慢慢来。
  
  眼下,书籍对于皇家和世家来说,都是垄断品,你敢普及,太子是别想干了。
  
  这玩意只能等到世家被削弱之后,由一位绝对极权的皇帝,做为压死世家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根草。
  
  当下学堂普及都行不通,别说印刷书籍了。
  
  杨瑞和杨瑾,没有一个月,是别想读书了,因为读书得坐着,他们没法坐。
  
 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自然也读不了,老老实实的照顾着杨瑞杨瑾。
  
  而杨茵绛,又有身孕了,裴淑英也希望自己再给杨铭生一个,于是接下来的日子,杨铭大部分时间都耗在裴淑英那里。
  
  十一月,杨广从张掖回京了。
  
  而负责各地大索貌阅的几名大佬,也正在陆陆续续回京。
  
  这一次,朝廷从地方上带回了一笔天量的资金,外加西域胡人进入大隋之后开展贸易所得的赋税,国库瞬间就满了。
  
  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,将收上来的钱用来还河北的账,因为河北没账了。
  
  高熲回来的第一时间,就与杨铭碰面了。
  
  “巴蜀必须再设总管,此地物产丰饶,粮食富足,却大多掌握在地方豪族手上,我此番巡查,极为艰难,可谓处处受阻,结果并不理想。”
  
  面对高熲的无奈叹息,杨铭认同道:
  
  “改善巴蜀,非一日之功,说到底,还是需要免除回避,使地方豪族得以入仕,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。”
  
  高熲点头道:“回避巴蜀,是古来便有的传统,想要一下子废除,也不容易,不过我认同殿下的观点,短期内需靠总管坐镇,长期还是需要巴蜀归心啊。”
  
  “这件事,我们明天在朝会上议一议,”杨铭道。
  
  高熲点头道:“可!我来引出。”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